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367章 进攻我龟速前进,打仗我踩电线撤退

日记:昨天晚上二更,也就是他妈晚上九点钟的时候,喝了点酒,睡不着觉,旁边的美玲打起了呼噜。

起床到阳台祷告,祈求上帝的庇佑。月色非常的漂亮,皎洁且清澈,四周无人,微风吹来的时候,仿佛回到了青年时。

此处之美景,估计没有其他地方可以比拟,也算人生最欢乐的时候了吧。

……

娘希匹避暑的时候,陈辞修已经有点焦头烂额了。

他手上有两份作战预案。

第一份预案,调动关内部队配合手上的国军主力,全军出击,逆转东北局势上的劣势。

第二份预案,缩短防线,守住辽西走廊+营口,保持退路就行了。着重保证北宁铁路、营口的港口。

保证随时可以从海上或者陆上迅速撤退。

陈总参信誓旦旦的来到满洲,肯定是要做一番功绩的,肯定不能选择第二种。

男子汉大丈夫,怎么能先想退路?

辽西走廊上的北宁铁路是生命通道,也是国军唯一的后勤运输线路。

从关内运过来的物资,支撑前线部队作战。

他们只拿下了铁路沿线的大城市,缺少自给自足的能力。

这条生命线务必要好好保证的。

大笔一挥,写下了几个作战方针:确保北宁线安危,打通锦承铁路,维护中长线,保证海口安全。

写的挺好,算下来不还是一句话,坚守不动呗。

辽中的局势已经这样了,手上的部队面临10个野战纵队盯防,只要出城野战,必然被围堵。

唯一有优势的是热河这边,13军过来后,有一定的小优势。

陈总参决定把精力放在锦承铁路上做做文章,其余的地方以坚守为主。先突破西北一线,与平津地区打通。

关于如何挽救东北局势上,这些军长们没什么高见。

此时的陈长官信誓旦旦,要让这群酒囊饭袋看看,什么是真正的战场指挥。

五月初,

双方的兵力都在集结、调动、部署,丁伟将兵力部署于通辽至赤峰一线,压进朝市、阜新方向。

这都曾是他所掌握的地盘,张大彪在这里驻防了一年多,最清楚情况。

锦承铁路是热河至辽沈地区的铁路干线,驻防的13军全靠这条铁路活着。

这边并没有成型的野战部队,而且山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